(资料图)
□徐银(西南政法大学)
近日,江苏盐城一位妈妈在社交平台晒出女儿中考成绩742分,拿到了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。有网友表示不理解,认为家长目光短浅;也有人认为人各有志,就业有兜底也挺好。(7月10日 光明网)
江苏女孩中考742分被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录取,原本母亲晒出女儿录取通知书,是为了分享这一乐事,没想到却在网络掀起广泛讨论与争议:如此优秀的成绩,父母却没有选择让孩子读高中,而是选择让孩子读七年贯通培养示范定向生,这样的选择究竟是急功近利?还是明智之举?不管是怎样的选择,这都是所谓的社会对尖子生们的俗套期待,不如换个角度去审视他们的最终选择,倾听他们的心声方是明智之举。
从女孩父母回应看,女孩从小就对教育工作有兴趣,有志于成为一名老师,如此看来,女孩本身也有意做出这个报考选择,又何必执拗分数的高低?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与爱好应值得被鼓励。人生的意义不只在于追求功利,每个人心中的风景不同,又怎么能用世俗的标准去评判他人心中的风光是否美好?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认同,可能会促使女孩在教育领域拥有更大的成就与满足感。
我们总打趣“宇宙的尽头是编制”,但这只是父母以他们的眼界和阅历为我们谋划出的最安稳、轻松的出路,就像江苏女孩的父母一样,不求子女大富大贵,只求生活轻松快乐。但确如众多网友评论,形势瞬息万变,考编是否仍旧是择业最优选有待考证,过早将女儿局限在事业编的框架里是否真的是为她好?
种种质疑,可以借用这样一句话回答:这一生最重要的事,是让自己幸福。对于新闻中的女孩来说,或许从事教育行业比一味追求高学历更幸福。在这个时代,高学历不一定代表好前途、拥有幸福的人生,不随大流,尊重内心的想法,选择喜欢的工作方向,比去挤独木桥要强得多。因此,不必为这类尖子生们“不如人意”的选择感到惋惜,因为适合他们的就是最好的。
相反,我们应该思考女孩父母的选择为何会引起社会如此大的反应?许是因为,这位家长打破了社会对于“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考好大学”的固有印象。从什么时候开始,考好大学成了莘莘学子唯一的目标,甚至成为了全家所有人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的仅有标准。这个社会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个观念:考不上好大学,就是开始失败的人生,自动与流水线厂工、体力劳动者划上了等号。当我们正值青春韶华,对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充满希冀与动力的时候,我们的人生,却已被迫与好大学划上等号。
读书的本质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掉队,更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我,然而“更好”不仅仅局限于物质质量,还应关注到精神提升。人生的幸福本不应该被定义,社会也不应该对尖子生们持有单一的色彩,不妨换个角度重新认识他们,因为打破世俗的壁垒不只需要勇气,更需要社会能够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。